编辑评审政策


第一部分:稿件处理流程(含同行评议)

一、初审

收到稿件后,编辑部采用中国知网“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(AMLC)”对稿件进行查重检测,要求文字重复率不超过10%。编辑部对检测合格的稿件进行初步审理,主要内容包括是否符合本刊的办刊宗旨、收稿方向与范围。

二、外审(同行评议)

编辑部将稿件发给2位审稿专家评审,本刊严格遵守科技期刊编辑的职业道德准则,公正处理稿件。采用双向盲审的外审(同行评议)机制,即编辑不向作者和审稿人透露对方的姓名和单位。主要从论文选题的科学性、创新性、实用性,科研设计的合理性及文字表达的准确性予以综合评价,提出具体意见。审稿周期一般在2个月以内,从投稿到发表周期一般6个月左右。

当审稿意见不一致时,送第三位专家审稿。当期稿件审阅完毕后,邀请常务副主编、责任主编、责任编委、审稿人共同召开评审会,对包括约稿在内的当期全部稿件进行审阅,再次对质量把关。编辑部根据外审(同行评议)的评审结果及评审意见,决定稿件退修、复审、终审或退稿。

三、终审

外审意见为录用的稿件送主编终审,决定稿件退修、录用或退稿。

由于有些稿件需要修后再送外审,“复审”和“退修”两个阶段可能重复出现。


第二部分:相关编辑政策

1.专题、专栏稿件评审:上述稿件评审流程同样适用于专题、专栏、特邀专稿,这些稿件将经过与正刊稿件完全相同的评审和编辑流程,并同样由主编做出最终的录用决定。主编对包括专题、专栏、特邀专稿在内的整个期刊的全部内容负责。编辑部有可能会邀约本领域内的权威专家担任客座编委(责任编委),其职责包括提出专题、专栏的主题、征集稿件、组织同行评议,以及解决专题、专栏出版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等。客座编委的工作需受主编的监督,以保障稿件评审的公正性。

2.编委/编辑/客座编委投稿:编委/编辑/客座编委投稿必须同样遵守期刊的所有评审和编辑程序。同行评审必须独立于相关编委/编辑/客座编委及其研究小组进行。编委/编辑/客座编委不得参加与其存在竞争、合作或其他关联利益冲突的作者的稿件评审工作。

3.更正与撤稿文章发表后,如果发现有无意的科学性错误,并且不会对文章的结果和结论造成重大影响,编辑部会尽快在期刊上发布更正启事,详细说明对原文所做的更改。如果发表后的文章有严重的科学性错误,或涉嫌抄袭、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,编辑部可能会发布声明告知该文章存在风险,进行调查并公布结果,甚至将采取撤稿措施并发表撤稿声明。

4.异议申诉与讨论作者对编辑审稿意见持有异议的,可以进行申诉。作者需要撰写“申诉意见书”。 意见书须注明稿号,陈述详细的申诉理由,包含对为何不同意审稿意见之全面合理的解释,并由作者所在单位盖章后生效。编辑部将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接收申诉。文章刊出后,本刊欢迎作者和读者展开讨论。编辑部在收到后将尽快处理,并酌情反馈。本刊欢迎广大读者和作者相互监督,积极向本刊反馈相关信息,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。异议申诉与刊出后的讨论可发送至本刊邮箱:wlkjaqkxxb@spacechina.com。  

 



发布日期:2023-08-30    浏览: 463